郑州经济发展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别让过年成为“负担”,让个性化点缀“年味儿”

2019-03-01 09:04:29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

    原标题:越来越个性化的“年味儿”

  “过年”有2000年的历史,“年”起始于古人的两种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反映了古人的自然崇拜和追宗慎祖的民俗与国民精神。

  “年”起始于农耕社会,伴随浓厚的封建礼俗与教化,尤其经过各种外在形式的演绎,在相当程度上肢解了“年”的精神。中国地大、人口众多,且常常“十里不同俗”,特别在乡村,人们仍囿于农耕社会的礼数及风俗。

  悠悠岁月,“年”没有接受新文化、新文明的洗礼,不能不说是个遗憾。至今“年”带给人许多的尴尬、无奈、屈从,如今“过年”味如嚼蜡、食如鸡肋。

  很多人对过年并无大兴趣,还有些人恐惧“年”的到来。尽管,“年”也成了国家的大事,甚至创造了“春晚”这种娱乐形式来营造全民“过年”的气氛。不得不说的是每年的“春运”,虽然推动了国家铁路、公路、交通的建设和节日经济,可是当你有一次“春运”的经历,便知这其中有多艰辛。

  那么回到家里,这“年”又怎么样?走亲串友、饮酒行令、胡吃海塞、各玩手机、搓麻声声,不一而足。

  中国大部分乡村文化娱乐生活严重匮乏,许多地方要走很远的路才能看到一场民间文艺露天演出,而更多的地方连这个愿望也难实现。因此,电视、手机、“八卦”、麻将也许是最好的、最便捷的陪伴,这些东西也绑架了“年”。

  过年回家的意义何在?许多当事人在一个“孝道”裹挟下,在道德伦理的舆论中不得不败下阵来。然而,再过年,“家”与“年”都成了一种负担,成了恐惧的对象。现在有蔓延之风。

  城里人的情况好得多,准确说是大中城市中的人。伴随现代化、城市化,也伴随文化的多元化、经济的富足化、汲取知识的多样化,人们对“年”理性多了,选择的形式也多了。

  官方数据说2019年春节假期,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4.15亿人次;出境游人次约700万。当然,还有相当多的人留在家里读书、听音乐、健步走、踏雪迎春。用他们的话说“给心灵放个假!”

  年,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走了几千年,如今却也越来越变得个性化、独特化、自由化、自主化。“年”的形式在改变,“年”的味道也在变。可以说,传统的“年”的形式和味道与他们正渐行渐远。对此,应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在大一统的中国,“年”很考验各级管理者、制度制定者、社会结构设计者。既要保持“年”的文化品质,又要让黎民百姓舒心、确有获得感,真需要调动各方面的智慧。

  记得早些年去探望龚育之老师,我也入俗地说:祝新年快乐、万事如意。龚老师严肃地说:什么万事如意?有一两件事如意就不错了。古人不是说吗: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语人无二三。于光远老师回忆他的童年曾讲了“过年”小故事:按照当时上海人的风俗习惯,他的妈妈在大年初一的早晨给孩子们准备了“枣糕”,寓意新的一年生活美好。他却轻蔑这“枣糕”的寓意,反驳妈妈说:这一年的日子还会“糟糕”(枣糕的谐音)。当时于光远只有7岁。

  于光远、龚育之都是人文科学家,也是中国新文化思想的创建者。在他们眼里“过年”要重新审视,要科学理性而待之。对我启发很大,影响也很大。

  当然,“年”对我也有美好的记忆,特别是在上个世纪60年代初“三年自然灾害”中的“年”,令我刻骨铭心。父亲是儒商家教与家传的背景,过年中有一个必备的环节,对乞讨的人乐善好施。我继承了父亲的“年”的形式与味道,多年来我保留了这一“环节”,对小区门卫、清洁员、小时工、快递员送红包,或赠予礼物,现在女儿也加入此行列。这样看来,我家的“年”还是有味道、有传承。

  一年又一年,明年还过年。“年”虽然在变,但三样东西不能变:尊天敬地、追宗慎祖,以及洗礼精神。

  (作者系人文学者,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休闲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百度推荐

广告位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