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改革开放40年:GDP年均增长15.6%-经济-郑州经济发展网
郑州经济发展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厦门改革开放40年:GDP年均增长15.6%

2018-10-06 10:46:36 来源:一财网 作者:

  改革开放40年来,地处海防前沿的厦门经济高速增长,逐渐发展成为东南沿海地区的现代化都市。

  福建省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文章称,改革开放40年来,厦门从一个落后的东南小镇蜕变为高素质的创新创业城市,从一个封闭的海防前哨蜕变为国际化的沿海开放城市,从一个普通的海边小岛蜕变为高颜值的生态花园城市,从一个偏居一隅之地蜕变为现代化的重要中心城市,从一个一穷二白之地蜕变为共享发展的安居乐业城市。

  “厦门经济特区建设所取得的这些成就正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所走过历程的一个缩影。”该文指出。

  数据显示,1978年,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厦门缺少活力,经济规模小,社会底子薄,地区生产总值仅4.80亿元,财政总收入仅1.55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仅0.82亿美元。“以前我读书的时候,厦门就中山路、思明南等几条街区,连第一医院后面这些地方都还是农村。”年过七旬的本地人张阿伯回忆说。

  1980年,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立厦门经济特区,厦门在全国率先拉开了改革开放、经济腾飞的序幕。厦门市经济总量迅速扩大,地区生产总值(GDP)在2005年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此后在2010年、2013年、2017年分别突破了2千亿元、3千亿元、4千亿元,达到4351.72亿元。若按绝对值计算,比1978年增长了906倍。

  改革开放40年来,厦门地区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15.6%,在2012年以前,除了1979年、1981年、1983年、1985年、2009年这五年增长速度为个位数,其余各年都保持了两位数的增幅;全市经济发展最快的是“八五”时期(1991-1995),生产总值五年均增长速度达到24.9%,比其他几个五年计划时期平均增长速度均高出近十个百分点;经过“八五”时期的快速发展,从“九五”到“十一五”,全市经济呈现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

  同时,厦门的土地产出率由1978年的0.01亿元/平方公里提升到2017年的2.56亿元/平方公里;全市财政总收入由1978年的1.55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1187.50亿元,增长了816.97倍。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厦门的城市规模也不断扩大。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对第一财经分析,厦门作为计划单列市和副省级城市,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原有的城市规模非常小,城市发展主要局限在岛内100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因此跳出厦门岛,加快岛内外一体化是进入新世纪后厦门发展面临的必然选择。

  进入新世纪后,厦门以跨岛发展战略为核心,拉开城市框架,推进产城融合,集美新城、海沧新城初步形成集聚态势,环东海域东部新城、翔安南部新城、马銮湾新城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拓展形成了“一岛一带多中心”的空间格局

  2010年7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厦门经济特区范围正式从厦门岛的131平方公里扩大至全市的1573平方公里,面积一下子扩大了12倍。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岛后,厦门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建成区从1983年的38.5平方公里拓展到2017年的348.23平方公里,户籍人口从1978年的90.78万人增加到2017年的231.03万人,常住人口则达到401.05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达89.1%

  根据厦门日报9月19日报道,日前,福建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裴金佳主持召开厦门市委常委会会议,听取环东海域新城、马銮湾新城、新机场片区、软件园三期建设等岛外新城和重大片区开发建设进展情况汇报。会议提出,岛外新城和重大片区开发建设,是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跨岛发展的重要平台和抓手,是支撑高质量发展和实现赶超目标的重要增长极,要把岛外新城和重大片区建设,作为城市建设的主战场、经济发展的主引擎。

  数据显示,2017年,厦门岛外四个区完成投资1727.63亿元,总量是岛内投资的2.6倍,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72.5%,有力地支持了岛外的发展。

  在加快岛内外一体化、做大自身体量的同时,厦门作为东南沿海重要中心城市的作用不断增强。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的投资、人口的聚集,厦门在人才、资源、条件、配套等方面体现出明显优势,并成为了区域性的经济增长极,向腹地传导经济动力与创新成果,对周边城市形成辐射带动作用。

  尤其是,近年来,厦门积极推动厦漳泉龙同城化,深化闽西南五市、闽粤赣十三市区域合作,福厦、龙厦、厦深铁路和厦漳跨海大桥、厦安高速等重大工程建成通车,厦漳港口完成一体化整合,轨道交通、城市快速路网等交通体系加快推进,厦门作为东南沿海重要中心城市的作用进一步增强。

百度推荐

广告位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