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福州"敢拼共赢 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经济-郑州经济发展网
郑州经济发展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海上福州"敢拼共赢 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2018-10-20 11:58:05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作者:

  福州,是一座千年古城,也是一座有福之城,作为我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八闽首府的福州得益于千年文脉的滋养,奠定了如榕树般盘根深扎,生生不息的人文力量和开拓精神。在迈入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福州大力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抢抓机遇、开拓进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有福之州,争当新时代新征程上的排头兵。

  40年前敢为人先向海发展,40年后依然勇立潮头求新求变。向来信奉“敢拼共赢”的福建人从不怕挑战,且善于抓住机遇。如今,福州正抓住“一带一路”的时代机遇全速前进,推动创新创业,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积极融入海丝核心区建设,布局信息科技大数据产业……

  集聚创新要素 培育创新氛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上世纪90年代,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工作期间,就以战略思维谋划福州创新发展,提出实施“3820”工程,建设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强调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胆探索、大胆创新。当前,福州奋力建设充满活力的创新之城,以打造创新型省会中心城市为目标,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集聚创新要素、培育创新氛围,让福州成为活力迸发的创新高地。

  据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2017年福州市发布推动新一轮经济创新发展十项政策,包括49条举措。很多企业家反映,这些举措“看得见、用得上、拿得到”——需要具备什么条件、补助多少、找哪个部门申请,一目了然,易于操作。同时,在放宽认定条件、给力技术改造提升、改变扶持方式、凸显市场力量等方面还有诸多创新。福州在创新创业上,创造了优质的服务和生长土壤。

滨海新城沙盘。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宋雅静/摄

  据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今年1-8月,全福州市技改投资累计增长56.3%,高于福建省平均水平35.6个百分点,始终保持省内第一。福州正在加快实施新一轮企业技术改造专项行动计划,继续推动技改投资实现高速增长。

  建设“海上福州” 谱好海丝新篇章

  福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发祥地,见证了“舶交海中,不知其数”的繁华。新时期,在世界经济融合的大潮中谋划未来,在更高起点上建设“海上福州”,福州自贸片区主动作为,与“一带一路”实现同频共振。

  2018年10月11日,江阴码头繁忙装卸货物,运输车不断运送集装箱。2018年前三季度集装箱吞吐量超137万标箱,同比增长21%,福州江阴港区进军国际深水大港。摄影:杨勇 福州新闻网供图

  《对接国家战略建设海上福州工作方案》中规划,到2020年,福州市海洋经济产值达到7000亿元;到2025年,全市海洋经济总产值超过1万亿元,海洋经济增加值占全市GDP的三分之一。”福州正在不余遗力的建设“海上福州”,服务“一带一路”规划。

  目前,福州港航线覆盖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沿线国家,它们是福州港航线密度最大的区域,福州到欧洲、地中海、中东等海丝沿线国家每周都有定期班轮。与此同时,福州空港未来也将开通与东南亚地区国际航线,助力福州打造海丝门户枢纽机场。

  据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过去一年,福州积极融入海丝核心区建设,收获颇丰。吸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者新设立企业25家,合同外资金额1.9亿美元,比增277.45%,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出口贸易总额648.5亿元,比增17.8%,经贸合作日益热络。

  深化“放管服”改革 建设政务服务“福州模式”

  1991年,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第一次向全市干部明确提出,“要大力提倡‘马上就办’的工作精神,讲求工作时效,提高办事效率,使少讲空话、狠抓落实在全市进一步形成风气、形成习惯、形成规矩。”从那时起,“马上就办”在榕城蔚然成风,成为全体党员干部践行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的具体体现。近年来,福州市市民服务中心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窗口服务,提供了政务服务的“福州模式”。

  成立于2011年的福州市行政服务中心,目前共入驻45个审批服务部门和单位,受理1138个审批和服务事项,时限内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99.99%;成立于2015年的市市民服务中心,目前共入驻45家部门和单位,提供408项审批服务事项,269个事项可实现当场办结,是全国入驻单位、入驻事项最多的市民服务中心。

福州市市民服务中心。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宋雅静/摄

市民正在办理事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宋雅静/摄

  福州市市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表示:“整个中心工作人员有近400人,针对市民生活的90%的事项均可在服务中心办理,我们保证一周7天无休为百姓服务,为市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方便。”据了解,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2012年以来,福州先后进行了六轮“放管服”改革,累计取消302项审批服务事项,下放256项审批服务事项,公共服务即办事项增加160项。“我们还在全国创新推出具有福州特色的‘市区同权、多点办理’新机制,实行‘多证合一’改革,将‘串联审批’改成‘并联审批’。”市行政(市民)服务中心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

  发展大数据产业 抢占数字“蓝海”

  福州市出台《关于加快数字经济发展的七条措施》,大力支持重点企业落地。此外,还出台《关于鼓励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八条措施》,对优秀人才给予最高200万元奖励。一系列优惠政策,有力增强了大数据产业园的吸引力

  位于福州滨海新城的中国东南大数据产业园里,入驻企业不乏三大电信运营商、奇虎360、浪潮、神州优车、贝瑞和康等行业龙头。作为产城融合的重要载体,中国东南大数据产业园将打造成为国家大数据产业集聚区、“数字中国”应用示范区、国家东南区域大数据中心、国家大数据应用创新基地。

东湖数字小镇。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宋雅静/摄

  物联网被称为下一个万亿级市场,是世界争相抢占的“蓝海”。坐落于片区的福建新大陆科技集团,是国内物联网领域的领军者“虽然目前数字经济很发达,但是老百姓还是缺乏实名实人进入数字世界的能力,我们就是要打造一个可信的连接纽带,以后只要下载APP,坐火车飞机、住酒店、去药店买药,都不用带证和卡了。”据新大陆科技集团展厅工作人员介绍,2016年,新大陆率先在全国提出“数字公民”概念和产业架构,并迅速付诸实践。

  据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福州市政府出台《福州市推进大数据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力争到2025年,全市数据产业规模达2000亿元,成为新的支柱产业,若干龙头数据企业进入国内大数据企业百强,数据资源储备达EB级规模,成为国家战略数据资源储备分中心,数据名城成为福州新名片。

  据统计,截至目前,中国东南大数据产业园总对接项目为341项,其中落地200项,注册总资本242.53亿元,其中新注册企业有66家。今年上半年东南大数据产业园企业完成销售额112亿元、税收6.63亿元,均为去年全年约2倍,园区产业集聚加快形成,投资潜力显现。

百度推荐

广告位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