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刑侦专家张欣劳累过度不幸去世 享年58岁
【沉痛哀悼张欣同志逝世】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公安部刑侦专家张欣同志,因连续加班工作劳累过度,突感身体不适,经抢救无效于2018年10月20日19时许不幸逝世,享年58岁。张欣同志长期奋战在打击刑事犯罪斗争第一线,在模拟画像缉捕罪犯领域成绩斐然、功勋卓着。英雄已逝,忠魂永在!亲爱的战友,一路走好!
相关消息:
张欣:画像破案“第一人”
非要追究第一起通过画像破获的案子,很难。但国内在职的手绘模拟画像人员公认,上海铁路民警张欣是“第一人”。
公安部首批八大特邀刑侦专家之一、上海铁路公安局刑事技术高级工程师张欣。
而张欣通过画像破获的第一起案子,要往前追溯30多年。
1986年,上海铁路老北站发生彩电失窃事件,当时普通人月工资才几十元钱,警方立案标准是38.5元,而一台彩电价值1000多元,故被视作大案。那时没有监控,警方找到一名目击者,一大群警察围着他,询问小偷的模样,身高、脸型、五官……当其他警察都用笔记下文字的时候,只有张欣没有写。他在画,目击者形容的“长脸、凹鼻子、脸颊凹进去”一一出现在他的画笔下。
“我画着画着,有个派出所所长在后面笑,我纳闷了,问你笑什么,他说你画的像我们刚开除的职工,我说不会吧,他说真的。下午他就带人去那小子家里,在院子里看到,彩电还在自行车后座没卸下来,一下子把人抓到了。”2月5日,在上海铁路公安局四楼办公室,讲起这段经历,张欣大笑。
1960年出生的张欣16岁上北京当兵,曾师从李可染的徒弟,学习国画,1982年复员到上海铁路公安处松江站派出所,成为驻站民警。他的主要工作是现场侦查,画画是业余爱好。“彩电案”一炮打响后,上海各区县的案子都找来让他画像,“画像破案”的神奇随之广为流传,他开始接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案子。
1999年,张欣成为公安部首批八大特邀刑侦专家中最年轻的一位。模拟画像与指纹、弹痕、法医等刑侦技术一同站在最高处被认可。
从业30多年,张欣经手案件约11000多起,通过画像破案超过1000起。而被誉为“世界最成功刑侦画像家”的美国刑侦画家洛伊斯•吉布森,在30年中帮助抓获了1000余名犯罪嫌疑人。
刑事模拟画像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张榜缉凶”,那时是毛笔画,讲究神似,主要起震慑作用。现代模拟画像是素描画,几乎可以做到七分像,协助破案。
张欣告诉记者,从1986年往后推十年,专门的画像师,全国可能就两三个人。他曾一年接几百起案子,跑遍了全国几百个县市。“那个时候没有视频,连照相都很少,更不用说DNA、血迹检验。”
安徽省公安厅唯一的画像师强辉告知,全国专职手绘模拟画像师现今约有四五十人。张欣说,他们大多是上世纪90年代末以后招的,除了极少数地区,均按照一省一名“标配”,设在刑侦处图像科;需求大的地方,市县公安局也招,比如广东,几乎每个城市都有一名。
1999年起,张欣陆续带出20多名弟子。
他们都是各地公安部门的画像师,来到上海培训,每次一到两名,一次几个月到一年。强辉正是张欣弟子之一,2003年他到上海跟张欣学了3个月,跟随张欣“睡沙发,吃食堂,跑现场”。
师徒带教,是这个特殊行当的传统。35岁的周帅是山东省济南市公安局市中区分局的手绘模拟画像师,2010年被派去跟画像专家苏剑君学习。除了接受绘画指导,他更多的是跟着苏剑君跑案发现场,学习如何跟目击者沟通。不过,当初跟他一起学画像的有3个人,如今只剩下他一人。
张欣揭秘白银案“通缉画像”
甘蒙8·05系列强奸杀人残害女性案告破,犯罪嫌疑人高承勇日前在白银市一学校小卖部内被公安机关成功抓获,经初步审查,他对杀害11人的犯罪行供认不讳。在案件的侦查过程中,曾出现过一组刻画嫌疑人面貌的画像,央视记者就此专访了参与侦办此案,也就是进行画像的公安部特邀刑侦专家张欣,他讲述发生在案件侦破中鲜为人知的故事。
嫌疑人画像
十年八起强奸杀人案无目击者
此时是2002年初,白银市已经在过去的十几年里连续发生了八起强奸杀人案,凶手迟迟没有落网,一时间当地人心惶惶。在听取白银警方案情汇报的后,身经百战的张欣也被凶手的残忍感到吃惊。
张欣:在我三十多年办案经历当中,应该说这起案子的这个作案手段是相当残忍的,对我来说也是从来没有碰到过的。还有一个就是他作案的时间跨度相当长,另一个跨度涉及到的人相当地多,而且应该说公安部,省公安厅包括办案的市局三个部门重视程度也是前所未有的。
然而,让刑侦经验丰富的张欣感到破案形势严峻的,是整个案件几乎没有目击者。在当年的技术条件下,在没有目击者的情况下去寻找犯罪嫌疑人,无疑像是大海捞针。
然而让张欣感觉到庆幸的是,经过当地警方的认真排查,终于梳理出了一起发生在一年前的未遂的案件。
张欣:在2001年的春节期间,一个厂区的下夜班的女工回家的时候尾随了一个男的。当她开门进去以后,男子紧接着就推女工进屋。因为当时这个系列案子被传说得很厉害。所以这个女工当时怀疑这个人会不会就是系列强奸杀人案的嫌犯,她反应相当敏捷,一转身把这个男人推出去了,把门关上。
惊魂未定的女工,深吸了几口气,此时空气对于她来说仿佛凝固住了一样。她感到非常紧张,正在恍惚的时候,发现窗口出现了这个人的人头,在冲着她笑,她更加害怕了。
女工惊魂未定窗外再现恐怖一幕
作案未遂的男子不仅没有立刻逃离,反而出现在窗外,这可吓坏了女事主。惊魂未定中,她迅速拨打了丈夫的电话。很快她的丈夫赶回了家,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一幕让他们夫妻二人至今难以忘却。
张欣:当时这个案子在白银地区被传得很厉害,她感觉这个人就应该是嫌犯。当时心理这种恐怖程度是可想而知的,他丈夫回来了以后,他们夫妻两个又发现男子在窗户出现,他还在笑。
第二次出现在窗户外的头像使得现场的气氛紧张到了极点,恐惧的夫妻二人迅速拨打了报警电话。警察几分钟内就赶到了现场,接下来发生的情节仍旧让人无法想象。
张欣:当他们讲清楚这个人的特征以后,民警反应马上就反应过来了,刚才接报的时候赶到现场的时候,路上恰巧碰到了类似这样一个人。可是,他们三个人一起在周边找了将近一天多时间,再也没有发现过这个人。
赶赴事发现场的警察与逃脱的犯罪嫌疑人擦肩而过,这样似乎只发生在影视剧中的情节如今真实上演。遗憾的是尽管当时警方出动了大量警力对案发周边进行了拉网式的排查,仍旧没能再次发现犯罪嫌疑人的行踪。
描画像遇困扰再次做出挑战
在这起未遂案过后的一年,张欣来到了白银,接下来他要根据这三名目击者的回忆画出犯罪嫌疑人的真实面目。
张欣:记忆是不可能增加的,再现的。只能是消失、慢慢的消失,那么你间隔了将近一年多的时间,这种画像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
现在张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虽然目击者有三名,但此时已经距离事发已经过去了一年的时间,目击者是否能准确回忆起当晚发生的一切吗?
张欣:这个困难主要是目击者的回忆,所以这个画像对我来说也是一个挑战。我记得三张画像本来打算是用一天时间完成的,结果足足用了三天时间。
画像开始前,张欣分别与三名目击者进行了聊天,他发现三人当中,单就记忆的深浅而言,女事主的记忆最为深刻、女事主的丈夫次之。
张欣:一转身是一个照面,然后窗户第一次发现这是第二个照面,最后她丈夫来了以后,他们夫妻两个共同对窗户外面这个人的一个照面,是第三个照面。这三次的刺激应该说对她是刻骨铭心的,所以说她的这种记忆相对这另外两个人来说,要条件好一点。
而那名与犯罪嫌疑人擦肩而过的警察由于是被动记忆,因此最为模煳,可信度也最小。然而真正困扰张欣画像的还并不是记忆的深浅,而是目击者头脑中一些概念化的意识。
张欣:所谓的概念化是加上自己的主观的一些想象,就是说她(女事主)跟我描述的时候,就说这个人很凶,这个人笑的是很神经质,是一种奸笑。她用了跟我表述的这种语言,是完全是很多是带有这种主观的这种想象的因素在里面。
如果张欣按照目击者的这种概念化的描述进行画像的话,无疑会走入歧途。张欣该怎么办呢?
多次沟通排除干扰提取真实信息
面对三名目击者或带有主观色彩,或不完全一致的描述,张欣并没有急于开始画像,而是不断地与目击者进行沟通,他需要通过聊天排除干扰,获得他真正想要的信息。
张欣:因为案件重大,你不得不对每一个人描述进行疏理,提取他们有用的部分。所以我基本上是按照他们,所描述的身高、体态、大致的脸形进行绘画的。
我们说不同的脸形,不同的胖瘦跟这个人的五官是有关联的。胖人长不出个瘦鼻子,瘦人也不可能长出一个胖鼻子。窄窄的眉框骨不可能长出一个大眼睛,所以我们还是要根据科学的关联,科学的规律去办,去伪存真,通过她描述的这些胖、瘦具体的脸形,宽窄来判断她哪些描述是可信的,哪些描述是主观的。
三张模拟画像成为最直接线索
经过了三天的紧张工作,张欣根据三名目击者的描述分别画了三幅犯罪嫌疑人的模拟画像。对于张欣而言这一次的画像也许是数百次的画像里最没有把握的一次。
张欣:最后画出来的效果三张画像,让他们统一进行辨认,就是说这个女孩描述的,跟我们描述的差不多也只能是,只能是当时给我打了个分,只能是六七分像。可能我说七分可能还到不了,因为毕竟这么长时间了。
尽管只有六七成把握,但对于白银警方而言这三张模拟画像仍旧是当时有关犯罪嫌疑人最为直接的线索。
张欣:在没有在其他的这种对对象刻划的参考物的情况下,这三张都是有一定的价值。但是如果向社会公布的话,可能会对办案人带来一种负面的影响。所以我对他们的布置,根据我自己的经验,这三张画像只能在具体办案当中作为参考。只要符合这三个人某一个特征的,都要重点进行取证、采集。
接下来的几年中警方在白银开展的大量的工作,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并对白银市数十万的男性进行了排查筛选工作,这样的办案量在我国刑侦史上都极为罕见。
张欣:我们的侦察员,面对的是一个不特定的对象。也就是说我们所有参战的民警,面对的将是白银所有的男性。这个困难程度,是可想而知的。
重大线索无意间发现嫌犯亲戚DNA
追凶28年,白银公安局换了8任局长,人工对比了至少十万枚指纹,包括乌国庆、张欣在内的公安部八大刑侦专家全部亲临白银坐镇指导侦破工作,这在中国刑侦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幸运的是,运气并没有总是站在犯罪嫌疑人的那边,最终,高承勇远房堂叔“行贿”这样一件毫不相干的事情,警方在无意中发现了他亲戚的DNA线索,被警方使用DNA-Y检测技术,把高承勇所在的家族,与20多年悬而未破的连环杀人案联系到了一起。顺藤摸瓜找到了隐匿28年的高承勇。
张欣:对这个案子应该说是耿耿于怀的,一直想破的。包括我到了现场之后是吧,特点民警跟我介绍,他说这个案子光我们专案组长就退休了两任了,但是始终没有放,总感觉这个案子能破。
那么近几年的科技发展特别得快,包括刑事科学的点位的精度,包括信息的量,应该说跟原来相比是完全太大的进步了。所以在这个案子的侦破,应该说也是在必然之中。
探案理念古老技艺与现代化技术手段相结合
依靠先进的科技力量,隐匿了28年的犯罪嫌疑人终于浮出了水面,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的破案手段已经过时。模拟画像是一种很古老的刑侦手段,其源远流长,甚至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古代抓逃犯,便会张贴告示,并附上逃犯的肖像画。那么就这样一门古老的技艺,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数字化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的公安工作中,它是还能发挥怎样的作用呢?
张欣:我们的科技手段在进步,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也在进步,大量的伪装、蒙面作案等犯罪的手段的出现,给古老的模拟画像的手段,带来新的课题。怎么去伪存真,对犯罪分子进行复原画像,我们也有很多成功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