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流感特别“凶”?疫情总体平稳
那么真实情况如何呢?1月2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雷正龙对大家关心的问题做出解答:
据最新监测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进入流感活动高峰期,南方省份升高趋势趋缓,北方省份处于平台期。
根据专家综合分析,我国2018-2019年流感流行季流感活动水平将低于上一流行季水平,未来随着学校和托幼机构放寒假,流感聚集性疫情将逐渐减少,其他感染性腹泻等疫情也将持续下降。
今年“变异”流感比往年更“凶”?
传说今年的流感比往年更厉害,但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冯子健介绍,其实今年流感可能在某些局部地区要略强一些,但整体流行强度没有去年那么强。按照经验,流感可能会在一两周之后达到高峰,之后活动强度就会回落。
国家流感中心发布的报告也显示,2019年第2周,南方省份哨点医院报告的ILI%为5.5%,高于2016年和2017年同期水平(3.2%和3.1%),低于2018年同期水平(6.0%);北方省份哨点医院报告的ILI%为5.3%,高于2016年和2017年同期水平(3.2%和3.6%),低于2018年同期水平(5.5%)。
而“流感病毒发生变异”的谣言也是空穴来风,根据目前临床诊治的重症流感患者情况来看,流感病毒以甲型流感H1N1、H3N2和乙型流感为主,与往年秋冬季流感监测到的情况是差不多的,并未发生网上所提到的“变异”,相关脑炎病例所占比例也未发生变化。
流感和普通感冒,傻傻分不清楚
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和普通感冒不同,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呼吸道传染病。它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通过被污染物品的间接接触传播。相比普通感冒,流感的传染性和致病力都要强得多。
一般普通感冒表现为打喷嚏、流鼻涕、咽痛等鼻咽部症状,而流感患者则会出现发热、头痛、肌肉酸痛及全身症状,如果持续发烧,特别是高烧不退,伴有咽喉干痛、咳嗽和眼结膜充血者,应尽早去医院就诊。
值得注意的是,婴儿和老年人有可能患上流感却不发烧或低烧的情况,因此也不能以是否发烧作为绝对标准。
作为一种自限性疾病,流感一般可以在1-2周内被自身的免疫系统“击退”,没必要马上去医院诊治,反而容易发生交叉感染。但根据我国发布的《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18年版)》,有5类人群容易发展成重症流感:65岁以上老年人、5岁以下儿童、孕妇、肥胖人群及有慢性基础疾病者(如哮喘、气管炎、肺气肿、心脏病、血液病患者,长期激素治疗者)。这5类人如果患上流感一定要及时就医,因为一旦延误,就可能发生肺炎、神经系统损伤、心脏损伤、肌炎和横纹肌溶解、脓毒性休克等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可以危及生命。
防治流感如何“对症下药”?
得了流感该如何治疗?专家指出,抗病毒类药物奥司他韦能够减轻流感症状、减少并发症。但奥司他韦有其用药时机:患流感后48小时内使用,越早效果越好,超过时限效果就不理想了。其他感冒药则只是缓解症状的“对症药物”,对病程本身没有影响,因此可以选择不服用。
需要提示的是,千万不要擅自混服、超量服用多种感冒药!这样不但不能加速痊愈,反而容易出现多种不良反应,引发更严重的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面对来势汹汹的流感,吃药只是一种补救的手段,最重要的还是提前预防。由于流感病毒通过飞沫传播,预防流感最重要的措施就是:注意个人卫生、少去人群聚集的地方、戴口罩、勤洗手。
另外,对抗流感病毒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流感疫苗,但这需要一点点的运气。流感疫苗是由世界卫生组织根据目前病毒活动状况,推测未来一年内三种对人类最具威胁性的病毒株,再交由制药厂制造出来的。流感疫苗于每年十月开始注射,在人体内用一个月的时间来生效,刚好预防从冬季开始流行的流感。
由于每年的流感疫苗仅针对众多流感病毒的其中三种病毒株,加上每个人的免疫反应不同,因此打了流感疫苗并不代表完全不会感染流感病毒。不过对于儿童、老年人、心肺疾病和糖尿病患者等危险人群来说,流感疫苗还是值得每年定期注射的。
关于今年我国流感疫苗的供应情况,雷正龙表示,今年国家采购到位的疫苗是1426万支,而上周统计到的实际接种疫苗是1097万支,也就是说流感疫苗基本供应平衡,不用担心打不上。
(中国科普网 综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