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肺癌临床诊疗指南出炉
和欧美肺癌高危人群筛查普遍将吸烟史作为首要条件、起始年龄定位为55岁不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胸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韩宝惠教授解读新鲜出版的我国肺癌临床诊疗指南时表示:我国肺癌高危人群为年龄45岁至70岁,有吸烟史、有毒有害物质接触史(相关职业史)、恶性肿瘤家族遗传史的群体,需定期筛查。
45岁开始肺癌发病率“爬坡”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都位列第一的恶性肿瘤,为进一步提升我国肺癌诊疗规范化水平,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共同牵头,韩宝惠教授为首的全国50余位肺癌权威专家,历时一年多,修订完成了“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18版)”。
韩宝惠教授介绍,我国无论男女,从45岁起肺癌的发病率就开始“爬坡”;而且不同于欧美,我国没有吸烟史的女性肺腺癌的发病率偏高。“因此,我们首次在指南中将高危人群筛查作为章节介绍,提出了更适合中国人群的高危人群筛查标准。”
专家表示,全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每年新发肺癌患者约78万人;随着肺癌诊疗水平提升和靶向治疗、免疫疗法在内的综合治疗手段开展,肺癌患者的生存期不断延长,全国需要治疗的肺癌患者估算已达约200万人。和传统印象中肺癌会咳嗽气喘、痰中带血不同,早期肺癌是没有明显症状的,因此高危人群筛查十分重要。
切勿谈“结节”色变
伴随着对肺癌的日益重视和检查技术的提升,大量的肺部小结节被检出。肺部小结节是否需要开刀?吃药能不能缓解?数量日益攀升的手术是否存在过度诊疗?对此,新版指南中做了详细介绍。
韩宝惠教授指出,肺小结节已经是普遍现象。因为绝大多数结节为良性结节,需要进一步由专业医师鉴别诊断。目前体检中,很多人通过低剂量螺旋CT检查发现。需要提醒的是,低剂量螺旋CT检查仅仅是初筛,还必须提供更加专业的检查对肺小结节进行评估。因为结节只是影像学表现出的异常阴影,是否有临床价值,必须进行进一步诊断,谨慎开展手术,切勿谈“结节”色变。韩宝惠列出了一组数据:检出大于等于4毫米的非钙化结节者,占高危人群的23%,最终确诊为肺癌的只有1.5%。
三分之一抗癌新药针对肺癌
好消息是,肺癌的生存期在延长。专家们看来,肺癌受到学界与大众越来越的关注,三分之一的抗癌新药均针对肺癌研发。
随着如肺癌三线治疗的中国新药安罗替尼等逐步面世,肺癌患者正在迎来更多新希望!
“我们医院里有位初诊就是四期的晚期肺癌患者,虽然有骨转移、肝转移症状,但多期治疗方案让他奇迹般地已经存活了70多个月。”韩宝惠对这位肺癌病人印象深刻,因为专家们为这位病人接连用了靶向一代、三代药物、多靶点抗血管靶向药物。随着病情的变化,又进行了免疫治疗。
据悉,《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18版)》对筛查高危人群定义,对肺部小结节的随访与手术、多原发肺癌的处理、原发性肺癌的临床诊断、肺癌病理标本的病理学评估及检测等热点问题,均有了系统解读。
专家们透露,《指南》是动态的,国内权威的专家们将不断更新循证医学的新成果,为我国肺癌筛查诊疗带来更多有价值的借鉴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