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交警多项举措着力城市“治堵”
10月23日,省公安厅召开全省城市交通管理治堵现场推进会,安排部署城市交通治堵工作,着力破解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
各地交警部门要聚焦群众关注、严重影响交通的突出交通违法行为,以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和电动自行车、老年代步车、行人闯红灯等突出问题整治为突破口、常态治理、高压严管“三驾”(酒驾、醉驾、毒驾)、“三乱”(乱停车、乱变道、乱用灯光)、“两闯”(闯红灯、闯禁行)、“两线”(斑马线、停止线)、“两牌”(套牌、假牌)、“三车”(电动自行车、低速电动车、工程运输车)等突出交通违法行为。各地要对本地城市道路堵点、乱点再开展一次全面排查,制定整改方案,11月15日前,各地至少要确定5条严管示范路、10条严管示范街,并悬挂提示标牌,加强综合整治。2019年6月底前,严管示范路、严管示范街通行秩序要有明显改善。
开展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专项治理。以治理“礼让斑马线”为抓手,将学校、医院、车站等周边道路行人流量大、秩序混乱、不礼让斑马线交通违法和事故多发路口路段作为重点区域,将早晚高峰作为重点时段,实行定人、定岗、定时、定责的执法模式,发挥视频监控系统作用,探索人脸识别、自动抓拍技术的应用,上足警力和设施设备,用足罚款、记分手段,严格执法,强化重点路口(段)、重点时段治理,全覆盖查处不礼让斑马线等突出违法。省公安厅交警总队每月组织两次全省统一行动、省辖市交警支队每周组织两次全市统一行动,持续严管车不让人、行人和非机动车闯红灯等交通违法。
加强交警“铁骑队”建设,提升快速反应和处置能力建设。2018年年底前,全省所有省辖市交警支队和50%的县(市、区)交警大队要建立专业“铁骑队”。规范夜间勤务模式,结合本地实际,组建夜勤巡逻中队、夜查机动小组和常态异地执法巡逻小分队“三支夜勤力量”,建立节假日夜巡警力、事故应急夜巡警力“两支支援力量”,全面提升夜间管事率、快速反应力和道路管控力。
加强静态交通管理,着力破解停车难题。各地交警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大力整治违法停车行为,坚持疏堵结合,鼓励单位内部停车场对外开放,推广路内分时停车、错时停车、分类停车、差异化收费等措施,全面清理停车设施挪用、占用现象。大力推动堵点乱点治理,以车站、学校、医院、商圈为重点,综合采取工程改造、交通优化、执法管理等措施,改善交通乱象,缓解交通拥堵。推广使用停车电子收费系统,建设具备停车信息查询、停车诱导等多功能的停车智能管理系统。积极助推发展“共享停车”经济,鼓励互联网企业通过互联网、手机APP等方式,实现企事业单位、居民小区及个人车位信息共享,推动企事业单位、学校、小区的停车位对外开放,通过时空置换,挖掘有限停车资源。
完善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设施。在城市的次干道等级以上道路,以及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交通量较大的支路,合理设置机非护栏、阻车桩、隔离墩等物理隔离设施,并继续大力建设行人过街设施,推广设置安全岛、二次过街安全设施及行人过街信号灯,保障行人和非机动车安全顺畅通行。
推动文明交通征信体系建设。加快交通出行领域信用记录建设,推动信用信息共享和应用,建立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将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纳入个人征信记录,将文明交通信用与职业准入、个人信贷、车辆保险、评优评先等挂钩,对交通失信行为人实施相应惩戒。
省公安厅副厅长吴忠华在会议上通报了一组数据,今年以来,全省现场查处交通违法总量同比上升101.1%,对3374处交通信号灯配时不科学点位和3218处不符合标准的交通标志标线进行整改,全面推动20大项、72小项公安交管“放管服”改革落地见效,涉案车辆拖移停放费用全部由政府财政保障,有序移交城市违法停车执法权,全面推广机动车轻微事故快处快赔机制,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
其中,郑州在《全国主要城市交通状况分析》的拥堵位次由2017年第一季度的第8位下降至第54位,洛阳、焦作、商丘、南阳等地开展路口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专项整治成效明显,安阳、开封、三门峡等地积极参与城市路网完善工作,周口、平顶山、信阳等地深挖路内停车资源,增设大量停车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