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过度解读“进校园”项目的副作用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有100多项相关工作进校园。从传统文化进校园,到救护知识进校园,再到禁毒进校园,不少活动主动走进学校。在有些地方,各类部门甚至采取下任务、定指标、搞检查等形式推动“进校园”项目。
前不久,著名教育学者叶存洪在《江西教育》撰文《什么都“进校园”,校园装得下吗?》发出批评的声音。一时间,似乎引起了人们对“进校园”的警醒,大家异口同声发出了对“进校园”活动的声讨声。
我认为,作为教育“业内人士”,对“进校园”保持足够的警醒,是负责任的表现。但是,过度紧张,视“进校园”项目为洪水猛兽,对其副作用做过度的解读,就大可不必了。
首先,“进校园”项目的初衷是好的,是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我注意到,一些“进校园”项目如“生态文明进校园”“消防安全进校园”“防震减灾进校园”等,正是学生由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必修课”。开展此类教育,“进校园”项目甚至比学校教育更专业,不然学生学不好这些知识,步入社会后还是得“补课”。显然,只要“进校园”项目不作秀、不虚假、有实效,“进”得有益无害,“进”也是无妨的。
其次,“进校园”项目实施的实际情况远没有想象的那样糟糕。可以肯定地说,并不是100多种“进校园”项目都进了100%的学校。我们为“进校园”项目恐慌的时候,可能忽略了两个基本事实:一是全国的中小学校基数太大;二是100多项“进校园”工作经过项目、学校、日程等多重选择,不一定全部进入了学校开展活动。我履职的几所责任学校就鲜有“进校园”活动光临,驻地中心学校唯一的教学点也仅有“爱心”“温暖”活动光顾过。同样,我所在的区实验中学因建有科技中心,有专门的科技老师,很少开展“科技活动进校园”。
其三,“进校园”需要技术、能力、态度、沟通等方面要素的支撑,“进校园”并不容易。举办方还是要权衡利弊得失的,即使是到校园里拉横幅、贴标语、喊口号、拍几张照片,然后回去发报道、写总结,也需要人力、物力、财力作支撑,最后如果落个“形式主义”的坏名声,出力不讨好。客观地说,仅仅为了政绩而不惜打扰学校正常工作的“进校园”活动还是不多的。前不久,我的责任学校就开展了文艺活动进校园活动,举办方精心挑选了几位文艺骨干教师,邀请他们进行授课讲座,开阔了学生视野,很受学生欢迎。
最后,学校对是否开展“进校园”项目是有自己的选择权的。实际上,“进校园”活动是有“准入”门槛的,举办方要事先和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协商沟通。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认为活动没必要,完全可以说“不”。这也使得举办方主动从高质量出发,充分考量“进校园”活动的效益,防止出现主办者忙于走过场、留“痕迹”、建档案,学生苦不堪言、学校疲于应付的现象。
其实,我们声讨的是走形式、无实效、影响学校正常工作的“进校园”项目。对“进得来”“学得好”的“进校园”项目,我们大可不必过度紧张,更不能一不小心“倒洗澡水时倒掉孩子”。
作者吕建,蒲公英评论独立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