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经济发展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教

郑州一中学孩子上课不专心 家长要进班陪读 你咋看?

2018-12-10 16:44:19 来源:网易河南 作者:

  “中国式家长”的任务栏里,似乎没有“轻松”二字,挣钱养家、辛苦养娃且不说,为孩子的学习也有操不完的心。这不,郑州一名初二学生的家长最近正在纠结:要不要挤出时间,和其他一些家长一起,加入到进班陪读的行列?

  这位家长为何动了要进班陪读的心思?原来,这学期期中考试后,孩子所在班级的多位家长意识到孩子成绩上的差距,为进一步提高孩子的成绩,倡议家长们轮流进班,督促孩子们专心听讲,改善课堂秩序。对此,部分家长热情高涨,已有多人进班体验,还有人在家长群呼吁大家“排个班”长期坚持……相比之下,孩子们则态度不一,有人无所谓,也有人“不乐意”。

  家长的“热”:建议大家排个班,长期坚持

  “第三节自习课,同学们在安静地写作业。”11月28日,在郑州市一中学二年级某班的家长微信群里,小张同学的妈妈发了两张孩子们在教室写作业的照片。

  “有家长在,秩序大好。”很快,小李同学的妈妈回应,同时发了一张笑脸。

  近段时间,多位家长轮流进班,陪读督促的同时,还通过文字、图片反馈课堂上的情况,成为家长微信群的热点,大家有问有答挺热闹,也让其他家长及时了解课堂上的一些情况——

  “课堂纪律怎么样?”“整体还行,个别同学说话。”

  “第三节下课,教室里闻到了零食辣条的味道。”

  “地理课学生说话的比较多,老师多次强调纪律。”

  “历史提问,很简单的问题很多孩子回答不上来,我都快着急死了。”

  “老师讲得真好,只是孩子们不以为然。”

  看到有家长接连到教室陪读,并反馈看到的情况,一些没能去的家长不忘道谢,有家长表示,相信付出一定会得到回报。

  “咱孩子不是不聪明,也不是基础有多差,最主要还是课堂效率太低,自控能力差,这样真的好,对孩子们都好,老师也省心。”一位妈妈说,只要有家长在,孩子们听课效率高,纪律也好很多。

  一番热议之后,有家长倡议:“这种家长入校园的方式很好,建议大家排个班,长期坚持,一个学期后我们看效果。”

  “非常赞同!孩子毕竟是我们的,不是老师的。”“为了我们的孩子,一起加油!”多位家长立马回应。

  孩子的“冷”:有学生课堂睡觉,被叫醒不到一分钟继续睡

  “现在发愁的是如何让孩子真正自己愿意学,而不是家长急得不行,小孩无动于衷。”家长们在微信群里议论时,小李同学的爸爸曾这样感慨。

  他的话引发小杨同学的妈妈等人的共鸣,“对,家长着急上火,小孩意识不到!说多了,他还犟嘴发脾气。”

  对于家长进班陪读的做法,学生们是何态度?3天前,记者到一教室陪读时,发现家长到场确实有影响力,但影响力有限。

  在自习课上,一位女教师进班提醒大家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很快,多位同学开始看书或写作业,也有个别同学说话,在老师一次次提醒后才安静下来。

  随后的数学课上,老师台上讲课时见有一位男生趴桌上睡觉,走到男生身边摸摸头、拍拍肩,男生起身精神了一会儿,可老师刚回到讲台,就又趴下睡了。其间,记者也试着示意邻桌同学叫醒他,这位男生被叫醒不到1分钟,继续趴下睡觉。

  “为啥课堂上睡觉?是太困,还是对老师讲的内容不感兴趣?”下课后记者试问,该男生笑而不答。

  “如果你的爸爸妈妈来教室陪读,你还会在课堂上睡觉吗?”记者又问。

  “那肯定不敢。”男生笑着说,“别的家长无所谓。”

  记者了解到,在这所中学,不仅初二有家长进教室陪读,初一、初三也有,总体来说是少数。另据了解,家长进教室陪读的现象并非在这所学校存在,记者通过郑州几所知名的民办中学的学生和家长获悉,也有家长进教室陪读的情况,“主要是为了督促孩子更好地学习。”

  那么,有家长到教室陪读、督促,孩子们是何态度?

  采访中,有孩子表示“无所谓”,“家长要来,我们挡也挡不住,同学们要想学,家长来不来都能学。”有学生说,学生自己愿意学才是最重要的。当然,也有学生明确表态“不欢迎”,觉得家长进教室会让同学们觉得被监视,“让人很不自在”。

  老师的“无奈”:老师真不知道该怎么管学生了

  “你来得越多,课堂上盯得越紧。他成绩上升会越快。”在家长群里,班主任老师曾这样为一位进班陪读的家长“加油”。在老师看来,初二的学习承上启下,非常关键,非常时期可以采取非常手段。

  在家长群里,班主任老师也时常发布消息,比如,哪节课上,哪几位同学睡觉,谁与谁打闹,等等,也多次感谢家长们来校,感谢家长反馈的问题,老师的初衷也很简单:希望和家长们一起努力,提高孩子的成绩。

  为什么鼓励和倡导家长来教室陪读、督促?老师的一番话,道出了些许无奈。

  “说真的,老师真不知道怎么管学生了,说教不起作用,摁下葫芦起了瓢,说不得,吵不得……”这位老师说,一些家长和老师间缺乏信任,也加剧了这种尴尬。

  在这位老师看来,现如今很多孩子在家格外受宠,很多家长对孩子疼爱有余“管教”不足,导致孩子“没了对规则的敬畏”。

  家长该怎么做,才不是瞎着急,能帮助孩子、让孩子愿意学?这位老师觉得,要让孩子能从学习中找到乐趣和成就感,而如果孩子不懂主动学习的话,也需要家长督促。

  “对一些孩子来说,学习本身是件苦差事,肯定不会主动学!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家长长期督促,慢慢引上路。”这位老师说,家长要想帮助孩子进步,可以主动跟进课程,和孩子一起找方法、克服困难,“不一定非要来教室陪读,但是,确实需要多陪伴孩子,多关心孩子”。

  沉重的心理:家长进班陪读背后是“中国式家长”的焦虑

  “可怜天下父母心”。在郑州福斯特心理咨询中心知名专家、国家一级心理咨询师蔡劲林看来,多位家长进教室陪读的背后。再次反映了“中国式家长”的焦虑,恨铁不成钢,想尽一切办法希望帮孩子提高成绩。

  不过,在蔡劲林看来,家长的这种良苦用心,肯定会有一定的效果,但总体来说“弊大于利”。

  “现在的孩子个性比较强,确实不容易管,家长进教室,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老师的管理负担,同时,也会让一些自控力差的孩子听课学习认真一些。”蔡劲林表示,不过,这样做的弊端也不容忽视,比如,容易使孩子的依赖性更强,尤其是初中生刚进入青春期,家长不顾及孩子的感受进班“督促”,弄不好会让孩子产生逆反、抵触情绪。此外,家长们忙里忙外,进班督促孩子学习无疑会加重家长的负担。

  那么,家长该怎么督促孩子学习?

  蔡劲林表示,通常来说,孩子学习习惯养成的阶段最好是小学,初中、高中应该是家长逐渐学着“放手”的阶段,让孩子自主学习。如果孩子的习惯没养好,需要家长的陪伴和引导,家长需要帮孩子一起制定大目标和方向,其他的就该鼓励、督促孩子自己完成,“要让孩子意识到,先完成知识的积累以后才能完成财富的积累,引导孩子主动学习,对积极的做法多激励,同时,家长也要身体力行,给孩子当好榜样”。

  “孩子是家长的,不是老师的,这话没错,不过,孩子需要家长和老师一同来培养。”蔡劲林说,在孩子成长路上,家长和老师的作用都无可替代,“有些孩子不好管,更需要加强家校联动,老师和家长多沟通、多交流,老师发现问题及时提醒家长,争取家长的配合,当然,老师也要和家长一起积极主动地想办法解决问题。”蔡劲林说,毕竟,在孩子心目中,老师的威严要胜于家长,老师的威严来源于哪儿?并非狭义的“教鞭”,而是丰富的知识、睿智的行事作风,以及对孩子们一视同仁、不轻言放弃的爱。(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蔡君彦)

百度推荐

广告位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