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经济发展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教

把汉字读准写对,是对语言最起码的尊重

2019-02-25 14:29:21 来源:蒲公英评论 作者:

  近日,山东省政协委员王学爱的一份“关于在学考和高考等大型语文考试中恢复考查字音、字形”的提案引发了社会各界对汉字的高度关注。大家纷纷对近年来汉字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误读、错别字现象进行罗列,对各种不正确、不文明、不科学地使用汉字现象进行痛批斥责,也有人对如何规范使用汉字、正确精准读音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读准汉字的字音,写对汉字的字形,是对中国人最起码的要求,也是底线标准。对中小学生来说,把汉字读准、写对才更有“中国范儿”。因此,这种读错音、写错别字现象背后的原因更值得我们深思和细究。细数近年来,在汉字使用中出现的各类差错,有三大诱因应当引起警惕和注意。

  首先,对汉字的精准识读、书写毫不在意,是最主要的诱因。一些家长对汉字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随着大量的电子产品进入日常学习和生活,特别是人工智能的诞生,汉字的拼读可以靠模糊识别来完成,有些家长甚至错误地以为将来可能不用再书写,由此降低了对孩子拼读汉字和书写汉字的要求。家长不重视,孩子不用心,读错音、写错别字就成为必然现象。

  其次,对汉字的精准识读、书写本末倒置,是需警惕的诱因。前几年,在出国热和英语热的影响下,很多家长把孩子学好英语当作头等大事,让孩子用大量时间学习英语单词、语法,练习英语口语,有的孩子汉语拼音还没有读准,就开始学习26个英文字母和国际音标,把整个学习搞得混乱不堪,到头来,不但英文没学好,汉语拼音也一塌糊涂。

  再次,对汉字的精准识读、书写避重就轻,是应当坚决摒弃的。一些汉语拼音和汉字书写基础打得不够扎实牢固的学生,尤其是方言区的学生,面对上学后与普通话、规范字接轨的巨大困难,很容易产生“躲避”心理,甚至想通过数理化和其他学科来弥补在语文基本功上的不足,从而导致汉字字音字形的大散架。如此一来,“秀才读半边”“念白字”、写“火星文”等笑话也就司空见惯了。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汉字数量庞大、结构复杂,加之一字多音、一音多字、古今异同、生僻少见等情况,要想把每一个汉字都读准、写对,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比较难。特别是那些发音与普通话差异较大的方言区,要想准确地读好每一个汉字确实是“压力山大”。但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最近几年,央视推出的“中国诗词大会”“汉字听写大会”等以汉字为基点的中华文化大型节目,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选手们对汉字乃至中华文化的博闻强记令人赞叹不已。更令国人惊叹的是,一些外国友人,竟然讲得一口流利的汉语普通话,让许多中国人自叹不如。试问,连半路出家的外国人都能把汉语讲得字正腔圆,我们对自己的文字和文化还有什么畏惧的呢?

  众所周知,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就出台了《汉语拼音方案》,并且一直致力于推广讲普通话、写规范字。唯有讲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才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实现中华文化的全面振兴。当前,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读错音、写错别字的问题,学校、家庭、社会要协同发力,家长、教师、学生要携手共进,尤其是学校和学生要成为推广普通话、书写规范字的先行者,从老师、学生做起,影响家长,带动社会,真正在社会上营造起讲普通话、写规范字的良好氛围。一是自觉抵制网络调侃文化的不良影响。有木有、果酱(过奖)、稀饭(喜欢)、斑竹(版主)、群猪(群主)……这些网络用语广受青少年学生的青睐。这些网络语言,看似是一种调侃,但使用久了会对青少年学生造成误导,形成一种习惯性错误,忘记了本词和原型。为此,必须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正确看待网络用语,不要因为好奇而跟风使用不规范的网络语言,更不能充当不良网络语言的制造者。

  二是坚决摒弃外来低俗文化的不良侵蚀。外来文化和外来语在青少年群体中有着天然的吸引力,他们感觉这些外来语很新奇,使用起来会让自己变得很酷。纵观这些外来语和舶来品,大多是望文生义、断章取义,甚至是无中生有、张冠李戴,错误颇多。特别是近年来从国外引进的一些网络游戏产品,带来了大量不规范的语言和低俗的词语,对正确使用汉语拼音、字词形成了巨大冲击。因此,青少年学生在接触外来文化产品时,一定要擦亮双眼,准确识别,自觉使用规范的汉语。

  三是要养成精准识读汉字的良好习惯。《汉语拼音方案》是我们学好汉语,精准读好每一个汉字的最好的指导老师。各版本的《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更是我们读准字音、识记字形、理解含义的最佳工具。当下,我们还可以借助网络学习拼读每一个汉字。比如《中小学语文示范诵读库》的推出,为全国青少年学生提供了很好的电子学习教材。只要我们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就能讲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在日常交流使用中,让中国汉字和中华文化大放异彩。

  作者:李汝霞

百度推荐

广告位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