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读书不要自我设限
蒲公英评论网曾经发表了一篇题为《教师读了很多书却用不上,这是为何》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认为有的教师读了好几本教育理论书却在教学中用不上,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把读书当成任务,二是没有把握书的精髓和要旨,三是不会用理论指导实践。对此,作者提出了三点对策:一是要真正把书读进去,二是带着问题读书,三是寻找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点。
只就一本书的阅读来讲,作者的分析以及提出的对策都是很中肯的。但我认为,读了理论书籍却感觉“用不上”,很多时候可能并不是简单的态度和方法问题,而是一个教师的学养和教育素质的问题。或者换一种说法,是阅读积累和视野的问题,有些人可能不具备阅读这一本书的基础。比如,一个不认识繁体字的大学生读不下去繁体竖排的《西游记》,并不是大学生读不懂《西游记》,而是他不具备读任何繁体字书籍的文字基础。
我自己曾经在早年间读过一本日本学者的《伦理学》,那感觉完全就是读不懂,更不要说学以致用了。后来我的阅读面不断扩大,尤其是在读了不少西方哲学著作后,过了十年我又拿起这本《伦理学》,不但书读得津津有味,还能在阅读的同时想到语文教学中正在热烈争论的学生作文的“真实”问题。书读完了,我从伦理学的角度切入探讨作文教学的问题,认为执着于“作文该不该说真话”是一个没价值的问题,作文教学的真正价值应该是以伦理学为参照的“育人”,并撰写了题为《作文教学的“真实”问题》论文,发表在《语文教学通讯》杂志上。
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是一种综合性非常高的活动,它并不单单是一种技能。因此,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必须是综合各方面素质于一体的生命体验活动和艺术创造活动。一个能让学生喜欢并对学生产生深刻影响的好老师,他必定具备深厚的学养、独立的人格和博大的教育情怀。这些综合素质的形成,当然是以读书为基本途径的,这也就要求教师必须博览群书、充分开拓视野,而不是只学习所谓的“专业知识”。
一个教师的“专业知识”,应该只是上述综合素质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仅就专业知识而言,一个接受了高等教育、学习了某方面专门知识从而获得了专业资格的教师,并不一定就具备了相应的专业素质。因为如果没有大量的自主阅读,只是学习了规定的专业教材,那就只是读了一些“架子书”,这样的专业知识只有骨架没有血肉,无法内化为自己的专业素养。以历史为例,一个历史教师要想具备真正的历史专业素养,除了学习历史教材,还必须大量阅读史实和史学原著,并且掌握相关的边缘学科如地理、文化、经济、宗教等各方面的知识。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还要融会贯通,将它们内化为自己的认知和思维。
要成为一个好教师,在不断提升专业素养的同时,还必须大量阅读与专业无关或表面上与教育无关的书。要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读书就不应该自我设限,也不应该过于功利地只读“有用”的书,或者读了一本书就想让它帮自己解决所有的问题。
我小的时候喜欢读小说,那时很多人都在我和我的父亲跟前说,学生是不能读小说的,会把脑子读坏的。好在我的父亲不管这些,他不但不禁止我读小说,还常常让我把读到的故事讲给他听。我由此培养了对阅读的兴趣,阅读的面也不断拓展,见识与眼界越广,就越会产生深入阅读的内心需求。
但是,生活中太多的人在读书上都喜欢用一个“不喜欢”给自己设立门限,给自己的眼睛、思维、情感等安装许多“防火墙”,结果造成认知、思维甚至人格上的缺陷。
我喜欢文学,也常和一些文学爱好者交流。有一次和几位爱好者谈读书,我建议大家多读哲学尤其是西方哲学,立即招致批判,他们一方面批判我“偏离了文学”,一方面又说我是一个“天生的批判家”,而屏蔽了哲学的所谓文学创作,大多时候的交流也就只成了歌舞升平的附庸或平平仄仄的文字游戏。
可以做个这样的假设:一个既不读文学作品也不读哲学原著的语文教师,即使读上十多本关于“文学作品教学法”的理论书籍,他也还是不会教文学作品,因为他的头脑中没有真正的“文学”这个概念。
不管是从事哪一学科教学的教师,阅读文学作品可以培养细腻丰富的情感世界和语言的艺术化表达,阅读古今中外的哲学经典可以帮助教师形成和提高独立思维的方法和意识,阅读文化典籍可以夯实文化积淀,阅读宗教书籍可以增强悲悯、感恩的情怀和宽容的气度,阅读科学著作可以培养科学精神、提高科学思维能力,涉足各门类艺术可以改变精神世界、培养艺术情怀……在这样的精神背景下,再不断提高专业知识素养和教育理论修养,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就会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就会感到读过的所有书都没有白读。
教育是教师用自己的生命体验去影响学生的生命成长,这就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学养、独立的人格和博大的教育情怀。因此,一个教师想通过读几本教育理论或方法的书就获得教育教学的万应灵丹,那是根本不可能的。教师先要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然后才能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影响和改变学生。读书,既要天天坚持,也要兼收并蓄,而不能一曝十寒或自我设限。
作者:李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