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分管理,分该怎么扣?
近日,班上有学生扣分了,在问及扣分原因时,该学生表示很委屈。晚上寝室熄灯后,电话铃响了好几声还没有要停的迹象,他就从床上爬起来去接听电话,就在他接听电话的时候,被值周的学生发现了,他被扣分了,理由是熄灯后打电话。让他不解的是,去接这个电话究竟错在哪?不去接电话,铃声一直响,大家没法睡觉,去接了就要被扣分。学生的委屈引起了我对“扣分”管理的深思。
扣分在当前的中小学管理中是时常使用的管理方式:学生晚上就寝熄灯后讲话、洗漱要扣分,自修课讲话要扣分,打扫卫生不到位要扣分……这些扣分多与班主任考核挂钩,扣分多少成为班主任班级管理成效的重要考核指标。不可否认,扣分管理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其存在的弊端也不容忽视,需要我们正视并加以改进。
扣分不是目的,应该赋予扣分更多的教育功能。学校有扣分的制度,学生有不适当行为,依据相关制度予以扣分处罚,看似公平合理,实则是学校功能定位的错误。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不是威严的执法机构,如果学生有不适当行为,不能仅仅是扣分处罚,要给予其通过自己努力承担责任的途径。我在审视一些学校的扣分管理细则的时候,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整个细目表,只有扣分项,没有加分项,一旦学生被扣分,无法通过自己的努力予以弥补,扣分就变成了单纯的惩罚性措施,其教育意义就十分有限了。
同时,扣分是给学生一个负面的评价,容易给学生带来负面情绪,如果缺乏加分项予以补充,不利于学生的正向激励和导向。有扣分,就应该有加分,给予学生通过自身努力承担责任的途径,如学生在扣分以后,可以通过自愿参加校园公益岗位工作、在学校组织的活动中获奖等方式,来弥补、消除扣分,为自己的不适当行为承担责任。
在现实操作中,许多学校遇到学生管理问题,就纳入扣分项目,仿佛扣分是学生管理的灵丹妙药,扣分的要求越来越细,范围越来越广。扣分的细目越多,执行越严格,挤占的学生自由个性发展空间和时间就越多,与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是学校教育的应然目标背道而驰。
学生被扣分的概率越高,教师和学生在落实扣分细则时所付出的执行成本也就越高。如果扣分管理实施后每天有大量的学生被扣分,或者某位同学一定时期内多次扣分,扣分的惩罚性效应就会降低,还容易引发学生的抵触情绪。如果扣分细则不能长期有效的执行,其最终只能走向形同虚设。
在我看来,扣分管理所规范的问题应该是底线问题,是确保教育教学秩序能够进行的底线刚性标准,范围不宜太广,扣分的标准也不宜太低。如寝室管理中的扣分,熄灯后10分钟之内予以提醒和教育,10分钟以后再予以扣分,如遇特殊情况,做出说明,理由充分合理的,能及时予以纠正。
扣分是手段,不是目的,不能滥用。在学生管理中,应以底线标准来确定扣分项目,在发挥其惩罚功能的同时,研究完善其教育功能。
作者谌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