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年的东风渠万人清淤把曾经的臭水沟变成现在的滨河产业带
河南商报 记者王苗苗
2006年之前,作为郑州东北部的排污沟,东风渠就是一条名副其实的臭水沟,如果是在夏天,这里更是蚊虫的聚集地。但2006年12月12日这天,由郑州市委、市政府组织的军民万人集结在此,他们要给东风渠“美颜”。
记忆
郑州人动手挖水渠
最初只是为灌溉农田
如今的郑州市动物园、国贸360商圈、金水万达等郑州知名地段以北区域,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时,几乎都是农田。为解决农田缺水问题,1958年春天,郑州人用铁锨挖开了一条引黄灌溉渠,命名为东风渠。
据公开资料显示,由于当时没有挖土、运土的机械工具,所以挖东风渠时,参与的全市工人、农民、解放军官兵、机关干部、学生等,就用铁锹挖土,用手推车、架子车,甚至是手抬筐来运土,若在挖掘过程中遇到出水,他们就用水桶挑,若水桶不够,他们就用脸盆一盆盆地人传人往岸上送水。
东风渠全长19.7公里,源起惠济区古荥镇岗李村,流经毛庄、老鸦陈、庙李、柳林、祭城、贾岗,最后由穆庄北汇入七里河,呈“L”形的东风渠,其相关设计和施工都是义务的。
可是,修建完成后,这条原本为灌溉农田而建的渠,却渐渐成为郑州市北区主要的泄洪排污河道,因此,这里的水域环境问题愈发突出。
“就是一条臭水沟,臭气熏天,一到夏天更是蚊蝇乱飞。”家住陈寨附近的郭先生说,2006年前的东风渠可不是现在人们休闲散步的好去处,“躲都来不及,跟现在风景如画的环境简直没法比。”
治理郑州市委、市政府组织东风渠万人清淤
为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从2001年以来,郑州市一直在对东风渠进行综合整治。据郑州市城区河道管理处相关负责人吴振江回忆,规模最大、让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2006年的万人清淤大行动了。
“那次清淤行动是我印象中规模最大的。”吴振江说,因为淤泥太深太稀,清淤车无法操作,于是在2006年12月12日这天,郑州市委、市政府组织“军民万人”集结在东风渠旁,靠人工一点点清理淤泥。
“当时清淤的范围是从中州大道到花园路西。”吴振江说。据他介绍,当时东风渠里的淤泥有40厘米厚,参与清淤的人穿着黑胶鞋,抡起铁锹,一锹一锹往河道两侧清理,“那时候天都已经很冷了。”
为了赶工程进度,参与的人员中午也都不回去休息,在清淤现场吃完饭就接着干活。
经历过那次清淤后,2008年东风渠引入经过沉淀的黄河水,从此彻底告别了臭水沟的历史,变成了一条真正的清水渠。
链接东风渠滨河产业带备受追捧
据吴振江介绍,东风渠流经郑州市惠济区、金水区、郑东新区、中牟县,而有近一半是在金水区范围内。这也就导致东风渠沿线的滨河产业带,成为带动金水区新一轮发展的先锋区域。
在郑州市“北移东扩”城市规划的影响下,东风渠滨河产业带成为备受追捧的高地,这里不仅建起了多栋高端住宅区,商贸、科技、文教等也纷纷在这里驻扎。
而依托东风渠修建的东风渠滨河公园,其总长达到7.44公里,总面积达138.7万平方米。渠两岸以生态公园为主,营造出集防洪、生态、景观、文化、游览于一体的城市生态景观走廊,不仅成为郑州市的标志性景观之一,也满足了市民对生活休闲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