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打造少数民族特色精品村寨 探索旅游扶贫新思路
远山云雾缭绕,近处绿树婆娑,青瓦黄墙的联排别墅坐落其中。走进白沙黎族自治县元门乡罗帅村,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场景令人不禁有些沉醉。罗帅村的美景早被人们所熟知,每逢周末或节假日,一辆辆载满游客的大巴车、小轿车、越野车就驶入这个风景秀美的小山村。
自2009年以来,海南省先后开工建设三亚市凤凰镇槟榔河村、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三道镇什进村、万宁市长丰镇文通村、白沙黎族自治县元门乡罗帅村、琼海市会山镇加脑村等88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其中,保亭什进村、万宁文通村、白沙罗帅村等3个村寨在2014年被国家民委评为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三亚中廖村、东方报白村、琼中什寒村,琼海加脑村等11个村寨在2016年被国家民委评为第二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我省建设完成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各具特色,已日渐成为我省建设美丽乡村的旅游名片,“示范”和“样板”作用日趋显现。这些村寨建成后,各市县大力发展特色村寨经济,通过开发农家乐、乡村旅游、培育特色种养产业,有效促进了农户脱贫增收。
科学规划特色村寨
保亭什进村是昔日有名的贫困村。伴随着我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什进村根据周边景区游客多、接待酒店少的实际情况,新建黎族风情小镇,将酒店植入村庄,满足游客住宿观光、农事体验和领略黎族民俗文化的需求。
如今,什进村成为了“布隆赛乡村文化旅游区”,全村48户村民都住进了两至三层的黎族传统“船型屋”样式的小楼。村民们凭借当地政府的旅游扶贫政策吃上了“旅游饭”。
在白沙罗帅村,旅游企业组织村民就业培训,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村民有土地入股分红、管理营利分成、家庭人员就业等多项收入;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光一村、光二村,大力发展“农家乐”,打造特色旅游和生态农业品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给当地村民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什进村、罗帅村、光一村、光二村,都只是我省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建设助推经济发展的缩影。近年来,我省按照特色民居、特色文化、特色产业、生态保护、民族团结“五位一体”建设理念打造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组织人员深入基层开展实地调研,进行可行性论证和设计,对每个特色村寨建设都做到科学设计、合理调配,精心打造具有浓郁地域和黎族苗族特色的精品旅游村寨,努力形成“吃、住、行、娱、乐、购”六大特色品牌,推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走扶贫发展之路。
各特色村寨充分挖掘当地资源,发展现代观光农业,培育特色种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传统黎族苗族工艺品生产等具有当地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优势产业。有的村寨依托旅游优势,引导特色村寨旅游观光、生活体验、住宿餐饮、农家乐等项目发展。
为特色村寨建设提供保障
近年来,海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品牌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持续加大,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过程中,我省加强统筹协调,各相关市县成立了特色村寨建设项目领导小组,把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纳入当地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三亚派出由多个部门组成工作小组长期驻点推进工作;陵水指定民宗部门专门负责督促和协调试点村寨的工作;琼中、五指山、乐东组织发改、交通、农业、财政等部门参与硬化道路、改水、改厕、建沼气池,社会企业负责建设旅游设施和特色民居主体工程,各部门和企业的通力合作,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我省还发挥专项资金的带动作用,调动各方积极参与,为特色村寨建设提供资金保障。省民宗委根据“各级政府拨一点、其他部门配套一点、农户自筹出一点”的办法,共投入资金11.146亿元,其中,中央少数民族发展资金1.506亿元,省级、市县配套资金3.47亿元,吸引社会投资6.17亿元,为打造具有发展潜力的特色村寨提供了强大的资金保障。
全省88个特色村寨的建成,改变了很多少数民族地区贫困户原有的居住条件,同时,省民宗委还通过资金扶持合作社发展,组织农技人员授课培训等方式,培养了一批科技带头人,加快了村贫困户产业脱贫、科技脱贫的步伐,提升了特色村寨自我发展的造血功能。目前,琼海加脑山羊、东方报白黎锦纺织、琼中便文种桑养蚕、五指山水满茶等产业已经成为少数民族村寨经济腾飞的“助推器”,也成为村寨脱贫户致富增收的“绿色通道”。
将村寨建设与旅游相结合
近年来,海南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显著成绩。我省注重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融入全省美丽乡村建设,2016年12月,全省有5个村寨入选五星级美丽乡村,其中就有4家是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三亚中廖村、万宁文通村、琼中什寒村、琼海加脑村)。
我省着力抓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基础设施、特色民居、旅游项目建设,如三亚市吉阳区中廖村注重将乡村建设与旅游相结合,采用传统建材、传统工艺,新建一些黎族特色的传统建筑,这些建筑有的是村民生活所需,有的专供接待游客,有的作为景观陪衬,用这种方式保护少数民族传统工艺和民族村寨的整体风貌,突出了少数民族村寨特色,如新建的春天里(咖啡屋)、阿姩龙祂(农家乐)、李家风俗休闲小院等等,这对于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另一方面,我省还注重将美丽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紧密结合,如东方市大田镇报白村、儋州市兰洋镇南罗村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民族团结示范村创建、遵守村规民约评比等活动,村寨的基层组织建设得到进一步强化,讲文明、树新风的氛围逐渐形成,群众团结致富的意识明显增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