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教育,从习字始
《传统文化德育教育》
文津出版社
甲骨文中的“立”字,字形像一个站在地上的人。如果从文字演变中去学习汉字,你一定不会再弄错它的写法和含义。之后与“立”有关的词语——“起立”、“立春”、“三十而立”自然也都有了归处。这也是山东师范大学杨存昌教授所说的,“三十而立”的“立”,意谓能够自立于众人面前而知礼节进退荣辱的大写的人,成家立业只是其部分含义。如此一来,仅此一词,一个安分守礼、勇敢担当的君子形象就在我们面前了。
只可惜我们的童蒙养正来得太过匆忙了些,小学课本中只讲了几个字的具体演变,其他的都淹没在了每学期必须掌握读写的词语表中。近日,由文津出版社出版的《传统文化德育教育》一套9册书弥补了这一不足,在它的“文字奥秘”部分,汉字作为一个单独的知识点,通过“甲骨文”、“小篆”和“繁体楷书”,为学生展示文字演化的过程以及意义的更迭。
该书主编、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中心主任谢春风表示,我们现有的语文教材一直存在一个问题,即没有从文字历史的视角让孩子学习传统文化。他希望借此书出版,尽可能地把文字史告诉孩子们。
隔断历史的做法实际削减了汉字所承载的文化历史信息与德育价值。中国人民大学程方平教授认为,德育并不等同于政治说教,它渗透到了中国人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以汉字“德”为例,左边的双人旁代表着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应该与行为相结合;右边中间倒过来的“目”字意味着观察,说明了儿童向成人社会学习道德规范的过程,成人的行为方式对儿童来说就是教育;最底下的“一心”则体现了德育的积累实际上与思考密切相关,道德规范应当是持之以恒的,这些都是中国文字中蕴含的德育价值。
人类的发展需要中国智慧
对于尚且年幼的孩子们来说,他们真正需要的德育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具体行为习惯的养成。
在这一点上,《传统文化德育教育》提供了可行性,它由“习礼修身”、“好学思进”、“明德知理”、“读史明智”、“典故菁华”、“广学博识”六个模块组成,撷取了历代蒙学教材中的金句作为正文。它首先从行为习惯入手,帮助学生了解礼仪知识,并贯彻到日常实践中;其次,它也在早睡早起、洒扫进退、饮食卫生、言行举止等方面做了具体的规范,引领学生珍惜光阴、重信守诺、爱人爱物,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杨存昌教授认为,像“洒扫进退”这样的内容虽然简单,但却在实际地教授孩子们正确的行为,通过行为的规范再进入知识的传授,最终达到“知行合一”,使知识教育能够发挥出指导现实行为、陶冶情操,进而超越日常生活、养成理想人格的审美教育意义。
出版和教育工作者们很早就认识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以“国学”为抓手,复兴始于上世纪90年代,人们通常将1993年8月16日《人民日报》的长篇报道《国学,在燕园又悄然兴起》视为起始标志,其实早在这之前,出版界已启动了“国学丛书”的编辑工作,并在1990年底推出了第一批书目,主编为哲学家张岱年先生。近年来,掀起新一波浪潮,传统文化不但成为了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它还频繁地在媒体上露面,如央视的《百家讲坛》、《朗读者》以及各电视台举办的诗词大赛等等。
程方平教授表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点儿也不陈旧,它以开放的体系、包容的心态不断向他人学习,并主动地融入到人类的先进文化中,它实际上是一种“科学的精神”,与西方注重分类的科学思维相较,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更好地把握整体。因此,我们传承弘扬国学并不应该从狭隘的民族情感角度出发,应当有文化自信,因为人类的发展需要中国智慧,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是普世的。
最终落脚点应是喜闻乐见
“无论有多么神圣的使命担当,传统文化德育教育最终还是要通过中小学教师去实践,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被他们自觉地接受。”北京东城回民实验小学校长、特级语文教师刘燕君如是说。作为在一线担任教育工作的小学校长,刘燕君表示“喜闻乐见”应当是优秀传统文化与德育的最终落脚点,只有寓教于乐,教育才能如同春风化雨,直达孩子的心灵。
传统文化的教育、教材建设是一项非常艰巨的系统工程。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鹏举说,虽然已有的国学教材不胜枚举,它们在适应性上却不能尽如人意,国学教材仍旧普遍缺乏顶层设计,缺少提供理念、原则、目标和评价的课程标准,它们理解传统文化的水平也参差不齐。因此,编写出一套适用于中小学生的国学教材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由于《传统文化德育教育》着重强调了中华优秀文化中“立德树人”的理念,覆盖了小学至初中的所有年级。主编谢春风兴奋地说,北京四中璞瑅分校、北京东城回民实验小学、北京府学胡同小学、垂杨柳中心小学都将把《传统文化德育教育》纳入教学实践中。
除了《传统文化德育教育》1至9册的教材外,还将利用互联网,上传配套的名师视频课,希望能够由浅入深地接受优秀传统文化德育。传统文化教育需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最终达到“百姓日用而不知”和“化民为俗”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