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针跳动 腕间风云(一)
从最初海鸥表的仿制,到上海表结束中国只能修表不能造表的历史,再到北京表生产出统一机芯,使得造手表成本降低以满足“人人佩戴一块手表”的需求,国表见证着我国钟表机械工业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
第一块国表
国表的历史是从第一块五星表开始的。1955年3月24日,在天津华威钟厂,由王慈民、张书文、江正银、等四位技师组成的手表试制小组生产出第一块“五星”牌(15钻)三针粗马手表,从此开启了中国制造手表的历史。天津制表厂正是海鸥表厂的前身。
1955年第一块国产手表的表盘标志和刻度采用电镀工艺,表盘上面有五颗金星和“15钻防水表”一行小字,表盘下方标有“中国造”三字。天津老制表师陈荣序听当时参与试制的张书文老师说,由于经费有限(100元人民币),试制小组是按照5只手表投料,最后组装了3只成品。
1955年9月26日,上海市第二轻工业局与上海钟表工业同业工会组织的58人手表试制小组制造出长三针“17钻”细马手表。
1958年3月,A581型机械手表注册为上海牌商标。4月23日,我国第一家手表厂——上海手表厂建成。当年共生产上海牌手表13600只。从此,结束了中国只能修表不能造表的历史。
由上海市集中多家单位相关人才精心打造,圆头白面的上海牌手表成为当时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人们以佩戴上海牌手表为荣。当时流传着一句话说:“如果没有上海手表,就没有姑娘会嫁给你。”
虽然在五十年代时我国已经可以制造出手表,但是直到1968年上海手表厂第一次突破年产手表100万只大关时,国表才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
走进百姓家
1969年,手表成为当时老百姓的“三大件”之一。可是由于国表生产技术尚不成熟,尽管款式单一,但产量仍然很低,供不应求。当时买手表除了需要排队,还要用“表票”购买。一块上海牌手表在六十年代的售价是120元,而工人一个月的工资只有三四十元。因此人们勒紧裤腰带省吃俭用,才能在一年左右的时间攒出一块手表来。当时的手表市场急需能大批量生产且结构简单的手表。
1969年12月,轻工业部在上海召开了全国手表行业会议,组成手表统一机芯设计小组。统一机芯手表是采用我国自行设计的统一机芯制成的表,其代号是SZ1。
经过反复的设计和修改,1974年,第一批SZIA型机械统一机芯手表在北京手表厂试制成功,到1975年时此款手表的年产量已经达到72万只,创造了当时北表年产量的最高纪录。
1975年后,全国手表厂大多数都采用了统机,全国手表产量从1967年的134.4万只,提高到1982年的3301万只,为当时普及“三大件”做出了卓越贡献。
八十年代,统一机芯手表的产量超过全国手表总产量的80%以上。三十多年来,反复的实践、考核、修改、生产,SZ1型手表质量不断提升,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好多子型号,为中国手表事业最成功的标志性工程。
“统一机芯”结构简单,性能良好,适合批量生产,便于维修。它的诞生,提高了元器件的标准化水平,便于各手表厂合作。
同时,各个手表厂纷纷生产统一机芯手表,忽视手表的个性要求,缺少创新,使手表市场很快供过于求,为全行业残酷的价格竞争埋下了伏笔。(文/张欣然)